猴痘病毒科普
来源:公共卫生科(院感办) 编辑:杨永德 发布时间:2023-11-24 浏览量:282

有大众打趣称:美国微生物实验室运输猴子的车辆发生了交通事故,然后欧美就大规模的出现了猴痘疫情。这二件事情是否有联系,答案不得而知。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散发的传染性疾病,主要流行于中非和西非的热带雨林地区。猴痘病毒已经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感染人类数千年了。1958年在丹麦的微生物实验室,人类第一次发现了这种病毒,因此被命名为猴痘病毒。

 

除猴子以外,非洲松鼠、草原犬鼠、非洲冈比亚大鼠以及兔子、豪猪、穿山甲等都携带猴痘病毒。1970年,在非洲刚果共和国,发现一名9个月大的婴儿感染猴痘病毒,但这次病毒并未引起大规模的流行。

猴痘病毒传染性较低,潜伏期为6-16天左右,可通过与动物密切接触传染给人,甚至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传播的主要途径为血液、体液以及呼吸道飞沫,常发病的部位为脸部、手掌、脚掌以及躯干部分。猴痘90%发生在15岁以下的儿童,30岁以下的人群都是易感人群。接种天花疫苗的人群有一定的免疫力,兽医和医生容易被感染。直到2023年以前,猴痘病毒传播范围都仅限于非洲大陆。2023年,美国从加纳非洲进口了一批宠物冈比亚鼠,包括宠物批发商和买主这些与冈比亚鼠有过接触的人先后发病,该次疫情一共造成了70多人患病。

猴痘病毒是DNA病毒,是人类除天花病毒外,唯一引起人类严重感染的正痘病毒。目前尚未研制出专门针对猴痘病毒的疫苗。不过大家也不用担心,猴痘病毒、天花病毒、牛痘病毒是亲戚关系。科学家把牛痘病毒减毒处理,制成天花疫苗,用于预防天花感染。天花疫苗对猴痘病毒的有效率达到85%以上,所以天花疫苗能做到对猴痘病毒的预防。

 

天花于1980年被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消灭,此后世界各国也逐步停止了天花疫苗的接种工作,也就是说我国大部分人群对猴痘病毒没有了抵抗力。但其实,我们也不需要全民普及天花病毒的接种,原因在于猴痘病毒的传播性不高,基本传染指数RO值小于1。那么哪些人是需要接种天花疫苗呢?与猴痘患者密切接触者需要接种天花疫苗。

目前对治疗猴痘感染没有特效药物,患者一经发现,需及时严格隔离至痘痂脱落,治疗为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局部或全身使用抗生素以防止继发感染,注射丙种球蛋白可能有益,有报道抗病毒药物西多福韦治疗本病可能有效。

猴痘一般预后良好,皮疹愈合后可留有浅表萎缩性瘢痕,病程2-4周。猴痘的死亡率是1%至10%。,近年来又有传播蔓延的趋势,我国也有人被感染,因加强对疫区来人和动物及动物制品的检验检疫。吸取有关美国猴痘传播的教训,加强管理及健康教育,使大家对此有防范意识。必要时及时接种疫苗预防,严防猴痘病毒在我国的播散。

(图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