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心理健康科普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圆满举办 ——专业引领传递温暖,共筑心理健康防线 2025-04-10 春意盎然聚英才,科普赋能启新程        2025年4月10日,武汉市“心理健康科普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在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六角院区十楼会议厅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武汉市卫健委主办、市精神卫生中心承办,线上线下联动开展,全市心理健康科普专家巡讲团讲师、市精卫中心科普讲师团成员及线上500余名科普工作者共同参与,为武汉市精神心理科普事业注入新动能。 深耕科普聚合力,共筑健康新图景        活动伊始,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卢钰副院长发表致辞。卢院长回顾了过去一年市精卫中心在心理健康科普领域的显著成果:累计开展线上线下活动300余场,覆盖超百万人次;创新推出青少年“医教结合护‘心’行动”、老年痴呆社区防治等项目,织密社会心理防护网。卢院长强调,2025年是武汉市“精神卫生服务年”,未来将重点推进“有温度的科普”“有广度的服务”“有力度的体系”建设,借助智能技术实现精准科普,为市民筑牢心理健康防线。 聚焦专业培训,赋能科普精英        本次培训以“科普形象的打造与提升”为核心,特邀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刘伟教授担任主讲嘉宾。刘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科普经验,围绕“科普的动机与传递理念”“科普写作与演讲技巧”“科普比赛对个人能力的提升”等主题展开深入讲解,通过案例互动的形式,生动诠释如何将专业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暖心话语”。其精彩授课赢得现场阵阵掌声,课后互动环节更将气氛推向高潮。 凝心聚力再出发,守护江城“心”健康        本次培训是武汉市深化心理健康科普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健康中国”战略落地的具体实践。未来,市精卫中心将以组建的“心理健康科普宣讲团”为依托,分层培养基层科普骨干,推进科普服务进机关、社区、学校、企业,用“接地气”的方式让心理健康知识惠及更多群众。        “守护心理健康,既要脚踏实地,也要仰望星空。”在这场专业与温情并存的培训中,武汉科普工作者们以热情与智慧,共同擘画心理健康事业的新蓝图。让我们共同期待,以科普之光照亮心灵角落,为全民健康筑牢温暖防线! 查看更多
让心理健康知识走进千家万户——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启动科普讲师能力提升项目 2025-03-07     (通讯员:杨永德 包黎)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幸福安康。国家卫健委将2025年-2027年3个年度定为“精神卫生服务年”,将开展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科普宣传列为服务年重要任务。为着力加强科普讲师专业能力,整体提示公众健康素养,2025年3月6日,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举行精神心理科普讲师能力提升项目启动会暨科普系列培训第一期,市卫健委领导、精卫中心班子成员共同出席。     武汉市卫健委疾控处处长李晓暖为活动致辞,她表示,武汉市卫健委始终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摆在重要位置,2025年,“开展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将纳入全市卫生健康工作要点,并将依托武汉市精卫中心组建武汉市心理健康科普宣讲团,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主题巡讲等宣教活动,把科学适用的心理健康知识以更生动、形象、有趣的方式向公众传递。     近年来,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科普双翼”理论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武汉市卫健委工作指导要求,将全面深化科普体系建设纳入中心年度重点工作管理,科普工作成效显著。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谌培介绍,2024年中心成功组建科普讲师团,统筹科普讲师深入机关院校等场所,并通过线上线下多维度打造科普宣传矩阵,制作发布系列精神心理科普文章、视频,让心理健康知识走进千家万户;持续关注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心理健康,促进医教结合护“心”以及老年痴呆防治新模式,着力提升重点人群心理健康素养,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了重要力量。中心将以国家2025-2027"精神卫生服务年"战略部署为引领,推动精神心理健康服务多维延伸、精神卫生体系全面升级。     湖北省演讲协会会长陈飞为中心医务人员带来了《演讲是一种力量》培训课程。     此次启动会议标志着市精卫中心在精神心理科普领域提质增速迈出了更为坚实的步伐,更彰显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普及精神心理健康知识的重要使命与担当。         查看更多
假期科普--亲子关系的情绪密码:理解与成长 2025-02-07 亲子关系的情绪密码:理解与成长     在一次家庭旅行中,小林带着十二岁的儿子小辉出行。机场候机时,小辉发现自己精心准备的阅读漫画书不见了,那是他积攒了很久的零花钱才买到的限量版,小辉顿时焦急万分,眼眶泛红,开始焦急地四处翻找,嘴里不停地抱怨着。小林却觉得儿子有些小题大作,在大庭广众之下表现得如此慌乱很不成熟,于是生气地说道:“不就是一本漫画书,丢了就丢了,一个男孩子别这么失态,再这样以后不带你出来了!”小辉听后,满心委屈与失落交织,只能默默地蜷缩在角落,不再发出一声言语。这一场景,映射出亲子相处中频繁出现的情绪碰撞难题。     1.情绪背后的“童年回响”     父母在面对孩子某些行为时涌现出的强烈情绪,常常并不是由当下情境所引发,而是被过往经历触动了。小林对小辉弄丢漫画书后的过激反应,很可能源于他童年时期因珍视之物遗失而未获得父母的理解与安慰,反而遭到数落的经历。这种被漠视的痛苦和无助感在小辉的事情上被再度唤起,正如研究指出的,童年不幸经历会增加成年后情绪问题的风险。从心理学层面来讲,大脑会留存过往相似经历的情感记忆,当相似场景重现时,这些记忆如同警钟,促使我们下意识反应。而这种反应会对孩子造成伤害,也给亲子关系带来负面影响。情绪暴发时,父母需冷静自省:愤怒或不满是否源自儿时经历?     2.家庭环境:关系大于结构     家庭结构非孩子成长关键,成员相处模式才是核心。多项研究表明,在不同家庭结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其发展轨迹的差异更多取决于家庭氛围与成员互动的质量。     如小阳,单亲家庭长大,由父独抚。虽结构不完整,但父子信任支持,家中欢声笑语,鼓励赞扬不断。小阳在学校里乐观自信,积极参与各类活动,与同学们建立了良好的友谊。反观另一个双亲家庭,父母时常因经济问题争吵不休,家庭氛围沉闷压抑,孩子虽身处完整家庭,却变得内向自卑,对周围事物缺乏热情与好奇心。故而,无论家庭结构呈现何种形式,全力营造一个饱含爱意、尊重与理解的家庭环境,才是助力孩子健康成长的根本。     3.父母关系:孩子情感的基石     父母之间的关系状况对孩子的情感世界有着极为深远的塑造作用。父母和谐融洽,孩子便能沐浴在家庭的温馨与安稳中,从而培养出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性格。     反之,父母关系紧张对立,孩子便如陷泥沼,情感世界备受煎熬。比如,小李和他的妻子常常为工作与家庭琐事争执不下,他们的孩子逐渐变得沉默寡言,在学校里时常心不在焉,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直到小李夫妇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通过坦诚沟通与相互理解,使家庭氛围重归和谐,孩子也因此重拾活泼开朗,学习表现显著提升。父母应深知,经营好彼此之间的关系,便是给予孩子最为珍贵的情感滋养。在意见相左时,采用平和理性、相互尊重的沟通途径,例如以“我认为……”来表述自身的感受与见解,而非相互指责攻击,如此便能为孩子树立优良典范,提升孩子的安全感与幸福感。     4.回应孩子:包容而非压抑或过度     孩子在成长历程中会遭遇形形色色的情绪体验,父母针对孩子情绪的回应策略至关重要。倘若父母总是压抑孩子的情绪,比如对孩子说“别难过,这只是小事一桩”,却可能让孩子学会忽视自己的情感,长此以往,对其心理健康有害无益。而过度回应,像孩子遭遇一点小挫折父母便表现得过度紧张焦虑,同样会使孩子感到沉重的心理负担。正确的做法是包容孩子的情绪,比如当孩子因比赛失利而懊恼沮丧时,父母可以说:“我明白你因为这次比赛未能取胜有些失落,这是人之常情,我们一起找找原因,争取下次做得更好。”同时,在夸赞孩子时,具体而细致的描述远比简单的“你真厉害”更能助力孩子明确自身优势,如“你在这次演讲中,声音洪亮清晰,肢体语言自然流畅,尤其是开头的引入部分特别吸引人,让观众一下子就被带入了你的故事里”。     这般回应能够让孩子真切体会到被理解、被珍视,有助于他们构建健康的情感认知与稳固的自我价值感。     (更多科普小知识请前往公共卫生版块查阅)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武汉市心理医院) 王艳 查看更多
凝心聚力谋发展,锐意进取谱新篇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第十三届三次职工代表大会隆重召开 2025-01-22 了解更多 喜报!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荣获“2023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STEM)”精神病学第二十一名 2024-07-22 了解更多 关爱心理健康 迈向幸福人生 2025-04-30 了解更多 AI赋能心理健康 健博会上武汉市心理医院展台“科技感”拉满 2025-04-17 了解更多 健博会上的“心灵亮色”!武汉市心理医院“六角亭文创”萌趣亮相 2025-04-17 了解更多 "青心守护"停学青少年家庭成长体验营(第三期)免费招募中! 2025-04-17 了解更多 “戒酒芯片” | 科学助力戒酒新希望 2025-04-17 了解更多 健康生活从“睡个好觉”开始 |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师生睡眠健康护航 2025-04-17 了解更多 中医问诊开良方 心理疏导有妙招 2025-04-03 了解更多
123456...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