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兽”出笼 警惕“网瘾”
寒假到了,可爱的“小神兽”们出笼回家,家里又要热闹了!准备好迎接“小捣蛋”的假期攻势了吗?对此,我们的家长们可谓是“喜忧参半”,一方面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陪伴我们的小宝贝们,享受难得的亲子时光;另一方面,又担心不能很好的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尤其是看着宝贝们每天拿着手机废寝忘食的玩,家长们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网络成瘾”那些事。
一、青少年网络成瘾现状:
◆青少年约占我国网民的60%,网络已成为部分青少年的“电子海洛因”。
◆中学生平均每周使用互联网8.98小时,假期高达21.34小时。
◆青少年网络成瘾发生率高达15%,人数超过244万。
◆青少年网络使用者有网络依赖倾向的约占7%。
二、何为“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个体上网失控,沉迷于网上活动而难以摆脱,从而损害了心身健康和社会功能的一组行为成瘾。(摘自《成瘾医学理论与实践》)
三、如何区分“爱好”和“成瘾”?
区分“爱好”和“成瘾”——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是否对社会功能有损害”。拿上网举例,健康的网络使用是可控的,对生活无影响。而“成瘾”行为是失控的,明知有害却欲罢不能,对孩子的学习、社交、生活等有损害。
四、寒假如何预防孩子“为网所困”?
寒假等长假期是学生网络成瘾发生、发展的高危时间段,对于网络成瘾应“预防为主”,“防”胜于“治”,故家长要引起重视,那么具体该如何做呢?
1、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是孩子成长的土壤,良好的家庭环境应充满爱,应互相理解、尊重、包容。
2、重视亲子关系:要尽可能的多陪伴孩子,多跟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孩子感受到支持和爱。
3、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树立榜样行为,引导孩子健康上网,可多安排家庭成员一起参与的聚餐、外出游玩、运动等活动。
4、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多组织家庭活动,如:聚餐、外出游玩、运动等,鼓励孩子多参与户外活动,亲近自然,增加社交。
5、制定手机使用公约:与孩子一起商讨假期规划,共同制定时间表,规律作息,并制定具体的奖惩措施,这些措施需要公平、公正、具体、可操作。
6、拒绝粗暴制止:切不可用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例如关键时刻没收手机或关闭电脑,这样可能会引起孩子强烈的情绪反应。可根据情况适当延长时间,事后再心平气和的与孩子讨论补偿措施,如缩短下次上网时间等。
★如发现孩子已经有网络成瘾表现,请尽快寻求专业帮助。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已开设儿童青少年门诊及网络成瘾门诊,可通过微信公众号预约挂号,或拨打门诊电话咨询:027-82281733、027-85869127(8:00-17:00)。
作者:贾玲
单位: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武汉市心理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