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敢憋喷嚏、捂咳嗽吗?
来源: 编辑: 发布时间:2018-04-02 浏览量:59070

你还敢憋喷嚏、捂咳嗽吗?

曾经,丁香医生有篇文章详细的科普了人们憋回去的“屁”去了哪里?

可是,憋回去的喷嚏以及捂住的咳嗽呢?小编告诉你,千万别憋,一不小心,会引发惨案。

什么惨案?

2016年杭州小伙子小陈因怕喉咙痛憋着不咳嗽,导致凝固的痰液像石头一样堵住左肺通道,差点废掉半个肺,治疗了半个月才好转。

活人还能让喷嚏咳嗽给憋死了?

真的哦,《英国医学杂志·病例报告》期刊也曾报道过,一位34岁的健康男子,在想打喷嚏的时候紧捂口鼻,随后脖子后方出现断裂感,脖子肿胀并出现吞咽困难。该男子去急诊时已经失声,医生判断他属于在憋喷嚏时撕裂咽部,逐安排他住院治疗,期间予抗生素和鼻饲管治疗,一周后出院。

这么恐怖?那我不憋,用手捂着,降低点分贝,礼貌一点总可以吧。

捂着也不可以,捂着也可能造成中耳炎或鼓膜穿孔的。

捂住口鼻打喷嚏会让鼻腔内压力骤然升高,细菌、病毒易随气流由咽鼓管进入压力低的中耳鼓室,从而诱发急性中耳炎;得不到释放的压力还会通过咽鼓管作用于耳道鼓膜,严重时会造成鼓膜穿孔。此外,用手捂着口鼻,看似礼貌,实际上是不可取的。

双手对细菌的阻菌效果很差,喷出的含有大量细菌、病毒的飞沫会黏在手上,如果没有及时洗手,手所接触之处如自己的眼睛、鼻粘膜等会导致这些部位感染;接触公共场所的门把手、电梯扶手等,会将细菌等病原体传染给其他人。

这么说来,又不能憋,又不能捂的,那怎么办呢?

亲友聚餐,重要会议什么的,一声“阿嚏”大煞风景,让人尴尬至极;一连串的“咳咳咳”,打断别人的讲话,非常不礼貌啊。

想要正确处理喷嚏和咳嗽,避免不必要的尴尬,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喷嚏咳嗽的原理吧:喷嚏咳嗽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反射,当呼吸道黏膜受到异物、炎症、分泌物或过敏性因素刺激时,即反射性地引起咳嗽、喷嚏,这有助于排除呼吸道的异物或炎症所产生的分泌物,以消除呼吸道刺激因子保护呼吸道的清洁和通畅。咳嗽反射刺激作用于喉、气管和支气管黏膜,喷嚏反射刺激作用于鼻粘膜。

正确的做法就是“咳嗽礼仪”

喷嚏、咳嗽时,当身边有卫生纸、餐巾纸、手帕等用物时,可用其遮挡口鼻,用后的纸巾丢弃垃圾桶内,手帕及时清洗;如果没有,可采取“衣袖遮挡法”,即用衣服袖管内侧遮掩住口鼻部,同样可以防止唾沫飞舞。上述保护性措施,在狭小密闭空间中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直接使用双手捂住口鼻了,记得一定要立即洗手,不可用“脏手”接触他处。

原因在于:打喷嚏时,可能会有10万个细菌以每小时100英里的速度喷到空中。咳嗽、喷嚏时,体内的病菌便会随口腔唾液、鼻腔分泌物扩散到患者周围的空间中,其最远距离可达4~5米,如果是在电梯等狭小的空间,会造成细菌传播。因此,如果您有感冒症状,请自觉戴上口罩,以免传染他人;平时与他人说话也要保持半米的距离,不要正对着他人交谈,声音尽量放低,以免唾沫横飞。

那么,如果你作为医务人员,还需要做什么呢?

近年来新发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不断出现,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预防控制越来越重要。有文献报道,呼吸道卫生/咳嗽礼仪是控制传染源的重要措施,那么,对患者进行呼吸道卫生和咳嗽礼仪的宣教就成为医护人员的职责之一。

呼吸道传染病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由一系列综合措施组成,如正确佩戴适宜的口罩、严格手卫生、正确的空气净化以及在接诊和候诊区推广呼吸道卫生和咳嗽礼仪等。故综合医院应向患者宣传一些简单易行的防护措施、提供进行正确呼吸道卫生的条件等措施,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呼吸道卫生和咳嗽礼仪,从而提高综合医院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能力。

现在,您明白了吧,当您想咳嗽、打喷嚏时,千万别憋着,那可真会要命的,正确的做法已教给大家,放心大胆的释放吧,愿健康一直伴随您!

(转载SIFIC官微 20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