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十六病区收治了一例特殊的患者,患者处于紧张型木僵状态,不语不食不动,肌肉紧张、牙关紧闭,违拗。患者唾液既不咽下,也不吐出,不进食不吃药,大小便不能自理,同时肺部感染、发烧,抵抗力下降。随着病情加重,甚至影响患者生命,原定的物理治疗也取消。
为了保证药物、饮食到位,护士遵医嘱鼻饲插管,但患者不配合,肌肉紧张,牙关紧闭,插管两次均不成功。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大汉淋漓,护士只有暂停插管。护士耐心给患者做心理疏导,并按摩患者手臂,鼓励患者放松。但患者抵触情绪严重,收效甚微,操作的工作人员满头大汗,现场气氛进入紧张状态,面对这样的患者,医护人员心急如焚。
徐杨医师凭借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给我们讲解丙泊酚静脉注射麻醉,可以使患者暂时进入嗜睡状态,进行无痛插管。说做就做,焦淑芬护士长现场指挥,分工明确,及时取回丙泊酚,准备插管。护士在徐杨主治医师指导下给予患者丙泊酚60mg静脉注射,患者肌肉放松,很快进入嗜睡状态,对患者进行无痛插管,整个过程非常顺利,然后护士为患者注入营养液350ml ,口服药物注入胃部,保证了营养供给及药物治疗到位。
采用如此方法对患者进行鼻饲营养,第二天患者不再发烧,可以行MECT治疗,第四天患者精神明显好转,可以自行解大小便,并能少量进餐,不需再进行鼻饲。为此,科室召开质控会议,进行总结,对这项新技术给予高度评价。大家认为徐杨医生善于尝试新的治疗方法,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还减少了后续的各种不良后果,值得大家学习。曹威主任号召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要总结经验、敢于创新、运用新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为此,我感受颇深,作为一名医务人员,以患者为中心,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痛苦是我们的目标,但面对疑难棘手的问题,固有的思维和行为已经无法解决问题时,我们要有创新思维,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技术能力,才能更好的诠释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撰稿:十六病区 周坦
编辑:护理部 李静